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的一項新考古研究發現,造成原始人類直立人(Homo erectus)滅絕的部分原因是他們的懶惰。不勤勞,再加上無法適應不斷變化的氣候,或是導致直立人滅絕的兩大元兇。
科學家對早期石器時代生活在阿拉伯半島的古代人類的考古發掘發現,直立人使用“最小努力策略”來制造和收集資源。負責該項研究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文化、歷史和語言學院首席研究員切瑞·希普頓博士稱:“直立人似乎并沒有竭盡全力地提升自己,他們并沒有一種探索精神?!?/p>
希普頓說,直立人制造石器和收集資源的方式很明顯,“他們會采取就近原則,使用營地周圍找到的任何巖石,但這些巖石的質量大多都比后來的石制工具制造者使用的石頭的質量要差?!?/p>
希普頓解釋說,比如,在我們目光所及之處,距離小山丘不遠,就有一塊巨大的石頭露出優質石塊,但他們不會走上山坡,只會使用已經滾下來的石頭。
他說:“當我們觀察露出的巖石塊時,沒有任何人工處理過的跡象。直立人知道巖石就在那里,但因為他們已經擁有足夠的資源,他們可能會想,‘為什么還要那么麻煩’?”
這與后期的石頭工具制造者形成鮮明對比,后者包括早期智人和尼安德特人,這些人種會爬山以尋找優質石材并遠距離運輸。
希普頓還表示,由于環境干涸,良田變成沙漠,技術上未能取得進展,也導致了直立人的消亡。希普頓說:“直立人不僅懶惰,而且非常保守。沉積物樣本顯示,他們周圍的環境正在發生變化,但他們也未能想辦法予以改變。我想,最終環境對他們來說太干了?!保▌⑾迹?/p>